第111节
书迷正在阅读:穿成黄油游戏主角受、摄政王怀了我的崽、在渣攻的鱼塘里浑水摸鱼、逃荒:我靠美食交换系统极限求生、离谱!谁家软O一口一只虫族啊、神豪养成系统:管家男友竟是主神、皇上如狼似虎,病美人贪官逃不掉、燃案行、醒醒、这炮灰床伴我不当了!【NPH】
对于这点,王池完全不能接受!
她,她的孩子,她的家族,绝不能够背负叛国的罪名。
谁也不能无端将这样的脏水泼到她的头上——哪怕是天子也不能!
第164章 深意
然而, 对于正处在盛怒状态下的天子而言,王池苍白的解释,终究都只是徒劳。
她带着宛如雾色般浓重的失望,缓缓退出了那座巍峨华丽的宫殿。
台城最好的时节, 早已随着褚太后的薨逝而消失不见。
宛如冬日里一株不合时宜的美丽芳草, 终究会凋零在愈发凛冽的寒风之中。
自从褚英死后, 王池亲眼目睹了自己丈夫的变化,一日日看着他逐渐丧失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君的一切优秀品质。
王池知道当今陛下于朝堂内外, 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她理解他的痛苦, 并且尽力去做一个好皇后——既为了自己, 为了王氏,也为了她的夫君。
可他却从未领情。
他倚仗太原王氏,却也忌惮外戚;他口口声声爱重皇后, 却立了越来越多的美姬宠妾。
他曾与她同病相怜, 说他们是两个做不了主的可怜泥人。
彼时王池虽心心念念想着家族, 却也难免为此动容。
然而帝王终究是帝王,再无能的天子, 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拥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权力, 会与生俱来地掌握用这权力来伤人的残忍本能。
对于他而言, 王池不是休戚与共的皇后,而是一个来自太原王氏的附带品。
当他需要通过王平之来对抗谢瑾的时候,王池就是他高高在上的皇后;可当王平之病亡,王含既无法牵制谢瑾,也不能担负起制衡琅琊王的责任时, 他便显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冷酷。
王池从未渴望过得到帝王的爱情, 她只是想要一份休戚与共的尊重、一点同甘共苦的情谊罢了。
这是一个皇后本就应该拥有的权力,她从未贪心地索要过别的什么。
可他竟不肯给她。
当王平之与褚英相继离开人世, 置于王池与天子之间的那层温柔薄纱,也被彻底抽走。
王池不得不承认,她作为一个皇后的本分,原来竟是“忍耐”二字。
自诩名士风流的王含,对女儿却有着最苛刻的要求。
他要她贞顺,要她幽娴,要她婉柔,丝毫不肯为她声张权力。
王池不赞同父亲的做法,可却根本无计可施。
她终于明白,所谓世家女儿的后盾,不仅在于家族繁盛与否,还在于家主是否愿意给予庇护。
倘若没有来自掌权人的偏爱,那么,纵有多么高贵的身份,女人也只能暗自垂泪。
王池明白得太晚了。
当她终于想清楚郗归为何执意要于婚后再赴京口,为何放着好好的侍中夫人不做,要劳心劳力地以女子之身建立一支军队时,她已经无法在这束手束脚的宫廷之中,获取任何施展身手的空间。
古往今来,从未有过一个王朝,能够容得下叛国的皇后。
一旦通敌叛国的罪名,真的落到她的母族身上,那么,等待王池的,想必只有被废黜的命运。
除此之外,她还要面对来自北府军的熊熊怒火。
一支军队的报复,也许会比天子更加可怕。
对于扬州北境的放弃,只是郗归对于始作俑者的一个小小警告,王池不能不担心,北府军是否会为了杀鸡儆猴,而让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
王池叹了口气,她清楚地知道,灾祸将如夜色般无情地降临在自己与孩子身上。
可这“知道”并没有任何作用。
当不幸来临,没有权力的人,只能无力地注视一切的发生,把所有这些归于命运的捉弄。
可是,真的存在命运这样的东西吗?
如果上天注定女人应该贞顺婉柔,那么背叛这一切约束的郗归,为何没有得到惩罚?
如果命运注定要安排司马氏成为江左世世代代的皇帝,那为什么十多年来的这三个天子,竟一个比一个软弱、一个比一个无能?
没有人生来便该接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王池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圣人的暴怒看似可怕,可怒吼之下,潜藏的却是苍白的基底。
数年的宫廷生活,即使没有赋予王池多少权力,却也加深了她对这权力旋涡的了解。
王池完全清楚当今天子的色厉内荏,清楚这座巍峨宫廷的脆弱骨架,清楚这一个个披坚执锐的甲士,其内心是多么地空洞无力,战力又是如何地不堪一击。
她并不怕圣人,只是,凭她自己的本事,根本没有办法与之抗衡,更没有办法摆脱通敌叛国的罪名,承担来自北府军的怒火。
她必须找到一个帮手,从而把自己干净地摘出去。
就在王池兀自沉思之际,一道娇俏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莫名的笑意。
王池面无表情地抬头,看到庆阳公主缓缓朝自己走来。
“见过皇后娘娘。”这位近几年势头颇盛的大长公主,在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后,眼波上下流转,打量了一番王池,看热闹似的说道,“陛下这些年真是脾气见长,瞧瞧,都把我们皇后娘娘气成什么样了!”
“大长公主慎言,帝后之事,岂是寻常人可以评说?”王池的侍女姚黄,因不忿自家主子被这样奚落,很是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司马恒这些年越发圆滑,并未因姚黄之言而立时动怒,只别有深意地看着王池,迟迟没有说话。
王池垂眸扫了姚黄一眼,再次与司马恒对视,言语之间,用了另外一个称呼:“敢问姑母有何见教?”
“谈不上指教,只是见你面色不好,所以来开解一二。”司马恒笑着拉起了王池的手,轻轻拍了几下。
司马恒的指甲很长,上面涂着颜色极正又极艳的蔻丹,红得颇有些吓人。
当那指甲轻轻划过王池的手背时,她忍不住在心中瑟缩了下。
这反应似乎取悦了司马恒,她扬眉而笑,挽着王池朝回廊走去。
姚黄心中暗骂司马恒这个始作俑者假好心,可碍于身份的差距,并不能多言什么,只好愤愤不平地跟了上去。
这座位于湖畔的回廊,雕琢得很是精美,但却并不宽敞。
司马恒回身扫了一眼,侍从们便都止了脚步,就连王池的仆从,也被拦在了后面。
这举动实在不能不令王池深感冒犯,她将手挣脱开来,冷冰冰地问道:“公主这是何意?”
司马恒却并未回答王池的问题。
她于夜色下环顾四周,遥望台城的每一个角落,而后轻轻地叹了口气,似是带着无尽的哀愁。
“你看,这台城是多么美啊。”
“我自小在这里长大,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可一道圣旨降下,我便远嫁荆州,从此与母后兄长隔了千里万里,再也不能日日相见。”
“他们跟我说,这就是作为一个公主的宿命。”
“我既受了万民的供养,便合该为了社稷,牺牲我这一生的幸福,远嫁给一个傲慢的武人。”
司马恒回过头来,艳丽的面容逼近王池:“可是你说,凭什么我就非得接受这样的宿命呢?上天让我生在皇室,可却没有成为一个皇子,而是仅仅作为一个公主,一个永远都无法自己拥有权力的公主。我的父亲,我的兄长,我的侄儿,他们一个个都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享受万民的朝拜。可我呢?”
司马恒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只能眼巴巴地,让别人分享给我一点可怜的权力。可谁又记得,我也姓司马呢?”
王池平静的面容,并未因司马恒这番大逆不道的话语而泛起任何波澜。
坦白说,她认为司马恒已经得到得够多了。
这样一个背叛皇室投奔北府、为了郗归而逼死恩人的人,有什么值得可怜的地方?
若是在此郗归诉说命运的不公,她还能跟着附和几句,可司马恒凭什么如此?
这么多年,她何曾经受过真正的不幸?难道不是一直倚仗着公主的身份,在为自己牟利吗?
司马恒并不知晓王池内心的不以为意,或许她清楚,但却并不在乎。
对她而言,今夜是一个自由而难得的夜晚,她将在此做出关乎自己一生的重大选择。
就在今天下午,她像郗归吩咐的那般,将那个鲜卑细作的供词呈给了圣上,可在这之后,她并未离开台城,而是冷静地观察着每一个进入又离开这座大殿的人。
宋和说,郗归要借着这件事,逼得琅琊王狗急跳墙,从而彻底打压琅琊王和王安一脉,顺带遏制王含这支的势头,让太原王氏再也无法翻身。
可司马恒却觉得这样太慢。
这两年的经历,让司马恒深切地尝到了权力的美妙滋味,也渐渐滋生出些许不愿屈居人下的隐秘渴望。
建康城中,好不容易起了这样的大风波,她怎能忍住,不藉此谋取权力呢?
王池依旧没有说话,司马恒并不在意,她于夜色之下,遥遥指着北极星的方向,语气很是慨叹。
“你看那北辰星,生得多么明亮啊。凡夫俗子,总爱以北辰喻君王,可肉体凡胎,又怎能如天关一般经久不衰呢?”
司马恒款款道来,柔媚的语音,带着几分缠绵悱恻的弦外之意。
“我的父皇,因一场酒后风寒而骤然薨逝。”司马恒娓娓地讲述起近几十年间,发生在台城之中的种种变故,“我的皇兄,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阳痿指控,而被狼狈地赶下了王位。而先帝,那个被桓阳和郗岑选中的幸运儿,虽然成为了江左新的天子,可却从未在这皇位之上获得安宁,以至于最终惴惴不安地结束了生命,将那烫手的山芋,交到了自己不成器的儿子身上。”
“皇后娘娘,你说,咱们如今这位陛下,又能够坚持多久呢?”
第165章 张氏
当今圣人还能够坚持多久?
这问题令王池感到心颤, 她忍不住去想,假如圣人崩逝,那么,这台城会变成什么模样?自己又会是什么处境?
王池在十月的凉风中冒出了些许汗意。
“无论如何, 总不会比现在更差。”她这样想道, “一旦牵扯上叛国的罪名, 那么,我和我的孩子, 势必只能走上绝路。倒不如让一切都在合适的时候戛然而止, 既然圣人无法被劝服, 那么,假如他消失了呢?”
对于此刻的王池而言,只有死去的丈夫, 才能让她重新拥有被攫取的安全感。
一旦圣上崩逝, 王池将无可置疑地成为太后。
更何况, 他只有王池所出的三个中宫嫡子。
王池将作为新帝的母亲,借此踏上皇室女人通往权力的最容易也最普遍的一条道路。
她,她的孩子,她的家族,绝不能够背负叛国的罪名。
谁也不能无端将这样的脏水泼到她的头上——哪怕是天子也不能!
第164章 深意
然而, 对于正处在盛怒状态下的天子而言,王池苍白的解释,终究都只是徒劳。
她带着宛如雾色般浓重的失望,缓缓退出了那座巍峨华丽的宫殿。
台城最好的时节, 早已随着褚太后的薨逝而消失不见。
宛如冬日里一株不合时宜的美丽芳草, 终究会凋零在愈发凛冽的寒风之中。
自从褚英死后, 王池亲眼目睹了自己丈夫的变化,一日日看着他逐渐丧失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君的一切优秀品质。
王池知道当今陛下于朝堂内外, 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她理解他的痛苦, 并且尽力去做一个好皇后——既为了自己, 为了王氏,也为了她的夫君。
可他却从未领情。
他倚仗太原王氏,却也忌惮外戚;他口口声声爱重皇后, 却立了越来越多的美姬宠妾。
他曾与她同病相怜, 说他们是两个做不了主的可怜泥人。
彼时王池虽心心念念想着家族, 却也难免为此动容。
然而帝王终究是帝王,再无能的天子, 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拥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权力, 会与生俱来地掌握用这权力来伤人的残忍本能。
对于他而言, 王池不是休戚与共的皇后,而是一个来自太原王氏的附带品。
当他需要通过王平之来对抗谢瑾的时候,王池就是他高高在上的皇后;可当王平之病亡,王含既无法牵制谢瑾,也不能担负起制衡琅琊王的责任时, 他便显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冷酷。
王池从未渴望过得到帝王的爱情, 她只是想要一份休戚与共的尊重、一点同甘共苦的情谊罢了。
这是一个皇后本就应该拥有的权力,她从未贪心地索要过别的什么。
可他竟不肯给她。
当王平之与褚英相继离开人世, 置于王池与天子之间的那层温柔薄纱,也被彻底抽走。
王池不得不承认,她作为一个皇后的本分,原来竟是“忍耐”二字。
自诩名士风流的王含,对女儿却有着最苛刻的要求。
他要她贞顺,要她幽娴,要她婉柔,丝毫不肯为她声张权力。
王池不赞同父亲的做法,可却根本无计可施。
她终于明白,所谓世家女儿的后盾,不仅在于家族繁盛与否,还在于家主是否愿意给予庇护。
倘若没有来自掌权人的偏爱,那么,纵有多么高贵的身份,女人也只能暗自垂泪。
王池明白得太晚了。
当她终于想清楚郗归为何执意要于婚后再赴京口,为何放着好好的侍中夫人不做,要劳心劳力地以女子之身建立一支军队时,她已经无法在这束手束脚的宫廷之中,获取任何施展身手的空间。
古往今来,从未有过一个王朝,能够容得下叛国的皇后。
一旦通敌叛国的罪名,真的落到她的母族身上,那么,等待王池的,想必只有被废黜的命运。
除此之外,她还要面对来自北府军的熊熊怒火。
一支军队的报复,也许会比天子更加可怕。
对于扬州北境的放弃,只是郗归对于始作俑者的一个小小警告,王池不能不担心,北府军是否会为了杀鸡儆猴,而让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
王池叹了口气,她清楚地知道,灾祸将如夜色般无情地降临在自己与孩子身上。
可这“知道”并没有任何作用。
当不幸来临,没有权力的人,只能无力地注视一切的发生,把所有这些归于命运的捉弄。
可是,真的存在命运这样的东西吗?
如果上天注定女人应该贞顺婉柔,那么背叛这一切约束的郗归,为何没有得到惩罚?
如果命运注定要安排司马氏成为江左世世代代的皇帝,那为什么十多年来的这三个天子,竟一个比一个软弱、一个比一个无能?
没有人生来便该接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王池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圣人的暴怒看似可怕,可怒吼之下,潜藏的却是苍白的基底。
数年的宫廷生活,即使没有赋予王池多少权力,却也加深了她对这权力旋涡的了解。
王池完全清楚当今天子的色厉内荏,清楚这座巍峨宫廷的脆弱骨架,清楚这一个个披坚执锐的甲士,其内心是多么地空洞无力,战力又是如何地不堪一击。
她并不怕圣人,只是,凭她自己的本事,根本没有办法与之抗衡,更没有办法摆脱通敌叛国的罪名,承担来自北府军的怒火。
她必须找到一个帮手,从而把自己干净地摘出去。
就在王池兀自沉思之际,一道娇俏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莫名的笑意。
王池面无表情地抬头,看到庆阳公主缓缓朝自己走来。
“见过皇后娘娘。”这位近几年势头颇盛的大长公主,在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后,眼波上下流转,打量了一番王池,看热闹似的说道,“陛下这些年真是脾气见长,瞧瞧,都把我们皇后娘娘气成什么样了!”
“大长公主慎言,帝后之事,岂是寻常人可以评说?”王池的侍女姚黄,因不忿自家主子被这样奚落,很是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司马恒这些年越发圆滑,并未因姚黄之言而立时动怒,只别有深意地看着王池,迟迟没有说话。
王池垂眸扫了姚黄一眼,再次与司马恒对视,言语之间,用了另外一个称呼:“敢问姑母有何见教?”
“谈不上指教,只是见你面色不好,所以来开解一二。”司马恒笑着拉起了王池的手,轻轻拍了几下。
司马恒的指甲很长,上面涂着颜色极正又极艳的蔻丹,红得颇有些吓人。
当那指甲轻轻划过王池的手背时,她忍不住在心中瑟缩了下。
这反应似乎取悦了司马恒,她扬眉而笑,挽着王池朝回廊走去。
姚黄心中暗骂司马恒这个始作俑者假好心,可碍于身份的差距,并不能多言什么,只好愤愤不平地跟了上去。
这座位于湖畔的回廊,雕琢得很是精美,但却并不宽敞。
司马恒回身扫了一眼,侍从们便都止了脚步,就连王池的仆从,也被拦在了后面。
这举动实在不能不令王池深感冒犯,她将手挣脱开来,冷冰冰地问道:“公主这是何意?”
司马恒却并未回答王池的问题。
她于夜色下环顾四周,遥望台城的每一个角落,而后轻轻地叹了口气,似是带着无尽的哀愁。
“你看,这台城是多么美啊。”
“我自小在这里长大,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可一道圣旨降下,我便远嫁荆州,从此与母后兄长隔了千里万里,再也不能日日相见。”
“他们跟我说,这就是作为一个公主的宿命。”
“我既受了万民的供养,便合该为了社稷,牺牲我这一生的幸福,远嫁给一个傲慢的武人。”
司马恒回过头来,艳丽的面容逼近王池:“可是你说,凭什么我就非得接受这样的宿命呢?上天让我生在皇室,可却没有成为一个皇子,而是仅仅作为一个公主,一个永远都无法自己拥有权力的公主。我的父亲,我的兄长,我的侄儿,他们一个个都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享受万民的朝拜。可我呢?”
司马恒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只能眼巴巴地,让别人分享给我一点可怜的权力。可谁又记得,我也姓司马呢?”
王池平静的面容,并未因司马恒这番大逆不道的话语而泛起任何波澜。
坦白说,她认为司马恒已经得到得够多了。
这样一个背叛皇室投奔北府、为了郗归而逼死恩人的人,有什么值得可怜的地方?
若是在此郗归诉说命运的不公,她还能跟着附和几句,可司马恒凭什么如此?
这么多年,她何曾经受过真正的不幸?难道不是一直倚仗着公主的身份,在为自己牟利吗?
司马恒并不知晓王池内心的不以为意,或许她清楚,但却并不在乎。
对她而言,今夜是一个自由而难得的夜晚,她将在此做出关乎自己一生的重大选择。
就在今天下午,她像郗归吩咐的那般,将那个鲜卑细作的供词呈给了圣上,可在这之后,她并未离开台城,而是冷静地观察着每一个进入又离开这座大殿的人。
宋和说,郗归要借着这件事,逼得琅琊王狗急跳墙,从而彻底打压琅琊王和王安一脉,顺带遏制王含这支的势头,让太原王氏再也无法翻身。
可司马恒却觉得这样太慢。
这两年的经历,让司马恒深切地尝到了权力的美妙滋味,也渐渐滋生出些许不愿屈居人下的隐秘渴望。
建康城中,好不容易起了这样的大风波,她怎能忍住,不藉此谋取权力呢?
王池依旧没有说话,司马恒并不在意,她于夜色之下,遥遥指着北极星的方向,语气很是慨叹。
“你看那北辰星,生得多么明亮啊。凡夫俗子,总爱以北辰喻君王,可肉体凡胎,又怎能如天关一般经久不衰呢?”
司马恒款款道来,柔媚的语音,带着几分缠绵悱恻的弦外之意。
“我的父皇,因一场酒后风寒而骤然薨逝。”司马恒娓娓地讲述起近几十年间,发生在台城之中的种种变故,“我的皇兄,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阳痿指控,而被狼狈地赶下了王位。而先帝,那个被桓阳和郗岑选中的幸运儿,虽然成为了江左新的天子,可却从未在这皇位之上获得安宁,以至于最终惴惴不安地结束了生命,将那烫手的山芋,交到了自己不成器的儿子身上。”
“皇后娘娘,你说,咱们如今这位陛下,又能够坚持多久呢?”
第165章 张氏
当今圣人还能够坚持多久?
这问题令王池感到心颤, 她忍不住去想,假如圣人崩逝,那么,这台城会变成什么模样?自己又会是什么处境?
王池在十月的凉风中冒出了些许汗意。
“无论如何, 总不会比现在更差。”她这样想道, “一旦牵扯上叛国的罪名, 那么,我和我的孩子, 势必只能走上绝路。倒不如让一切都在合适的时候戛然而止, 既然圣人无法被劝服, 那么,假如他消失了呢?”
对于此刻的王池而言,只有死去的丈夫, 才能让她重新拥有被攫取的安全感。
一旦圣上崩逝, 王池将无可置疑地成为太后。
更何况, 他只有王池所出的三个中宫嫡子。
王池将作为新帝的母亲,借此踏上皇室女人通往权力的最容易也最普遍的一条道路。